用电话给自己把脉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彻底改变了世界原来的样貌,商界需要迅速应变以适应新常态,香港初创公司PanopticAI 也是其中之一 。 创辧人觑准市场在社交距离限制下,人们对遥距诊断及自我诊断的需求大增,因此积极拓展相关科技应用 。
智能手机监察健康
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一个全遥距的健康监测程式,与坊间利用LED感应的健康监测手表不同,PanopticAI 的程式可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镜头,测量使用者皮肤上出现的轻微颜色变化,从而计算血流量 ,再得出一系列的健康数据。
公司行政总裁黄君朗说:「在网上就诊前,使用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30秒左右便得出反映个人生命迹象的一系列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心跳、呼吸频率、血压、血氧浓度和心跳变异度;程式还会利用团队研发的视像扫描算法,根据收集得的数据推算出 使用者的压力指数、能量水平和健康风险因素等结果。
君朗目前正在科大攻读生物工程学博士课程,他参与的研究团队在2018年起 与政府合作,在边境口岸和政府办公室等设立智能体温监测系统。 PanopticAI就是君朗与团队成员在研究期间同时创立,另外三位联合创办人都是来自科大,包括工业工程和物流管理博士陈经纬、 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学哲学硕士陈子泰,以及负责带领研究小组的工程学院教授苏孝宇。
来科大攻读博士前,君朗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修读生物医学工程。 因缘际会,他在伦敦一次招聘会上遇到苏教授,两人一拍即合,君朗于是决定申请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赴港深造。
君朗说:「我们发现大家有共同的研究兴趣,我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时,已经专注研究如何善用最新的 科技软件,不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运算或讯号处理等,去改善健康及生活。」
尽管新技术仍未商业化,但市场对其反应正面。去年11月,团队凭着新技术开启的商业模式和蕴含的市场潜力,赢得「香港城市创科大挑战」大专院校组的首届冠军 ,而团队就该技术发表的科学论文及所取得的专利亦是获奖关键。君朗说:「除了赢得一笔可观的奬金用作研发外,参与比赛更为我们带来各种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实践理念和将新技术推出市场。」
其中一个机遇,就是团队现正进行的先导计划,他们在今年四月至六月,在本港10至20间老人院试用新系统,将程式连接到老人院的平板或电脑,让职员可定时监察院友的健康数据,更可为每位院友建立健康档案,以便更有效地观察 他们的状况,及时察觉身体的异常,令院友可获得适时的评估和照顾。
极具市场潜力
AI遥距健康监测除了可减少疫情下人与人的接触,同时也能提升机构的运作效率,例如省却安装医疗监测器材的空间。
君朗说:「我们的技术可以简化整个健康监测的流程,只需要一部平板电脑就能做到,基本上取代了实体健康监测站 。」
而PanopticAI就希望通过今次的试验计划,得到使用者的意见,以便团队在技术推出市场前解决任何问题,力臻完美。
现正推行的试用计划,长者需要靠院舍职员监察其健康指数和情况,但君朗认为,未来的长者自主能力高,预期他们可自行使用程式来监察健康。
「今时今日,越来越多长者精通科技,或至少懂得使用智能电话,我们的技术定能协助长者利用科技保持健康。」
不仅是长者,孕妇、长期病患者,一般人因事未能及时去看医生,也可以透过这个程式监察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PanopticAI的创业历程上,科大的创业中心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公司羽翼未丰时提供了 财务及行政上的支持。PanopticAI也是罗桂祥科技创业基金其中一间受惠公司 ,基金向科大教员、学生和校友提供支持,鼓励他们利用科大注册的科研技术成立初创公司。
君朗说:「我们透过创业中心得到很多机会,与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和策略伙伴交流。」
创业中心更成功向香港科学园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引荐PanopticAI,让公司在科学园落户。团队如今专注在本地市场推广其专有技术,并以全球市场为终极目标,仰首前进。
「目前我们积极拓展本地市场,寻求与不同业界合作。未来,我们希望将PanopticAI 编码发展成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令企业可将我们的技术融合到它们的 系统当中;我们也希望新技术可鼓励更多人监测自己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创新思维和方法,例如运用游戏化(gamification)策略,协助我们达成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