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可怕的眼球注射治療

患有糖尿眼及黃斑病變的人,一般需接受眼球注射治療——使用幼針將藥物直接注射入眼。這種入侵性治療帶有一定風險,而且令人望之生畏,膽小者未必能夠接受。 

孫瑋良 (Langston) 在科大攻讀博士學位時,便與校內其他研究人員研發以超聲波導入藥物的非入侵性治療技術。現時,他正與藥廠合作,把這種技術推出市場。 

促使Langston鑽研創新治療技術的契機,源於他與妻子各自的祖父,同樣患有視網膜病變,需要接受眼球注射治療。

「爺爺很勇敢,挨了四至五針!但太太的爺爺卻因害怕而拒絕打針,結果病情惡化。」

他與團隊於是著手研究超聲波導入技術,但最初沒太多相關知識作參考,差不多要由零開始。 

「當時,學術界對眼睛護理沒有太大興趣。我們也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一切自行摸索了。」

"新技術不用施針,消除恐懼的源頭,也令治療時間減短一半"

團隊一路鑽研,直至發現可利用一種特定頻率超聲波,在不損眼組織的情況下將藥物導入眼球,才真正出現突破。 

Langston解釋:「新技術不用施針,除掉令人懼怕的元素。眼球其實頗為脆弱,即使病人不怕打針,打針次數也是有限的。我們發現一些超聲波頻率有助藥物分子滲入眼內,這是滴眼藥水一般不能取得的效果!於是,我們便繼續改良超聲波的使用過程。」

他說,新技術亦可縮短病人在診所的治療時間,減至平均注射時間的一半。

現時,測試程序已近尾聲。Langston正透過他於2016年科大博士畢業後不久創辦的宏聲醫療科技,與北美、歐洲及亞洲不同的家藥廠磋商,期望將新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

這項突破傳統的治療技術有望為大量病人帶來佳音。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每年有三至五億視網膜病變患者需要接受入侵性眼部手術,而按Langston估計,當中多至八成病人可以受惠於超聲波治療。他亦預期這種治療技術能用於耳、鼻、喉等軟組織。

"贏得獎項令我們的技術得到大藥廠的肯定,還收到不少意見"

宏聲現時是全球唯一掌握超聲波導藥入眼技術的研究團隊。公司最近榮獲顯赫的 2021 Medtech Innovator 亞太區大獎,證明新技術獲得外界肯定,Langston 和同事亦因此大受鼓舞。「這個獎讓我們有信心大步邁向另一階段。技術更得到大藥廠的肯定,並給予我們不少意見,有助快速改良產品。我們知道團隊正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回顧Langston至今的創業路,比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早在求學時期,他與團隊已數度參賽,包括2014年的科大百萬獎金創業大賽,並勇奪亞軍。翌年,團隊更成為首支逐鹿全球最大及獎金最高的大學生商業比賽——「萊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Rice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的亞洲隊伍。這些經驗不僅有助團隊改進研究方法,亦使他們有機會掌握將治療技術商業化的學問。 

另外,科大及香港政府的資助也至為關鍵。他說:「我們早期獲得科研實踐基金 (Bridge Gap Fund)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 (TSSSU) 的資助,對我們申請專利和營運大有幫助,也讓我們能更具體切實地推銷新技術。」

從研究員晉身醫療科技公司掌舵人,Langston衷心感激科大給予他的發展機會。自2007年入讀化學工程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一年級 (後改名為 「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他便抓緊時間努力學習藥物設計的全盤知識,又自發到周迎教授的研究實驗室幫忙,進而師承周教授攻讀博士學位,從事研究工作和不斷學習。 

「得到周教授指導是我的運氣。她是了不起的老師,對研究質素有很高要求,使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情。也許有人認為研究方法只適用於研究的工作,但其實應用泛圍廣泛,當中包括營商。這是我學會的重要技巧,可以幫助我適應不明朗的環境。」

"媽媽與癌症搏鬥,令我立志從事醫療科技"

回望過去,Langston 的事業與家人的經歷息息相關。在他快要入讀大學時,母親證實患上癌症,在此之前,他根本從未想過自己會投身醫療科技研究。 

「我看著媽媽在治療期間承受痛楚,也見證標靶藥物如何幫助她減輕疼痛,改善患病時的生活質素。醫療科技可以減少癌症病人在治療時的折騰,我便立志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他對科研的熱情絕非一時興起,而是初入大學時已立定志向,心無旁鶩。

「我渴望追尋知識,瞭解世間萬物的原理。我小時候已喜歡科學,希望可以學以致用,改善生活,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