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手可得的潔淨空氣

空氣污染猶如疫症,同樣可以令人被逼留在家中,無法外出。在香港,每逢遇上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市民被勸喻盡量留在室內的情況時有發生,當中尤其以長者、幼童和患有心肺疾病的人士最受影響。都市空氣污染問題雖然不可能在一夜間解決,卻不代表我們在面對這位沉默敵人時毫無招架之力。 

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教授及系主任劉啟漢教授說:「一提到空氣污染,很多人也許會認為自己『無計可施』,但事實並非如此!」劉教授的團隊深信所有人都有能力減輕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並為此研發了簡單實用的數碼方案。 

掌握個人健康 

由劉教授在2016年開始研發的 PRAISE-HK,是一個根據特定位置提供實時空氣質素資訊、預測,以及健康風險信息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可幫助使用者尋求更明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應用程式猶如包羅萬有的空氣質素數據庫:只需一按手機,使用者即可免費得知仔細至每條街道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數字,以及認識個別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如何危害健康。有了以上資訊,我們就可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遠離空氣污染地區。 

劉教授說:「這程式運用最新的大數據技術,將實時傳感器所得資料,匯入解像度高的天氣及空氣質素模型系統,無論以技術水平或準確度而言,都走在世界尖端。」身為PRAISE-HK首席研究員,他帶領的跨學科團隊既有科大同袍,亦包含其他院校的學者,涵蓋大氣科學、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及公共衛生領域。 

程式亦受惠於近年才公開的政府數據,得以進一步提升可靠及準確性。現時,程式應用的數據涵蓋範圍廣泛,既包括市區土地用途與建築物,亦包括風向、風速、氣溫等變化不定的氣象資訊、空氣質素讀數,以及地區和路邊的實時及累計廢氣與城市交通統計數字。 

PRAISE-HK能在香港芸芸現存的空氣質素監察程式中脫穎而出,在於分析數據的準確度極高,能分辨仔細至使用者位置兩米內的情況。反觀其他應用程式,主要是倚賴最近的監察站提供數據,再進行空間推算及預估,因而往往無法分辨區內的微細分別。 

剛於11月底推出的PRAISE-HK-EXP手機程式,屬於項目的第二階段。它透過追蹤和分析使用者在室內、室外,以至不同微環境(包括各類交通工具)的空氣污染暴露預算,讓使用者更有效地管理自己全日暴露於空氣污染的風險。程式還可以量化污染,讓使用者知道細微的環境變化(如關上窗戶或開動空氣過濾機)能夠實際減低多少空氣污染的暴露程度,進而教導公眾在空氣污染來襲時的自救妙法,大幅減輕所受的影響。另外,使用者可以利用程式具備的行程規劃功能比較不同路線的空氣污染暴露風險,從而選擇空氣最潔淨的出行路線。 

劉教授說:「在最後的第三階段,程式甚至可以根據使用者提供的行程和個人健康資訊,就空氣污染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作出個人化分析以及提出健康風險警報,並建議可行措施,盡量減少你暴露在污染空氣的機會。」 

按劉教授所言,以上就是PRAISE-HK的研發目標。項目以「給予公眾更大權力,掌握個人化空氣質素資訊」為口號,正好體現出這程式的使命。 

喚起公眾關注 

按劉教授為PRAISE-HK訂立的發展藍圖,這個歷時數年的項目成功與否,以及能否吸引更多市民關注及參與空氣質素議題,關鍵在於公眾是否擁有主導權。 

他說:「越來越多人關注全球暖化問題,我們也希望多出一分力,減少香港的碳排放,但要別人耐心聆聽你的一套並不容易,尤其是我們正處身一個資訊瞬息萬變的年代。」 

「要動員市民參與,首先要讓他們明白當中的好處。這也是PRAISE-HK的目標:減少用電和碳排放,可使街道更清潔乾淨,市民計劃每天行程時也會來得較為輕鬆。」 

為了鼓勵公眾關注和參與,PRAISE-HK 團隊特別重視外展活動,如透過香港哮喘會、香港過敏協會等本地組織,向容易受空氣污染影響的社群介紹他們的工作,又舉辦學校講座,以及安排學生參觀PRAISE-HK的實驗室。 

程式自兩年前推出以來,一直口碑載道,但劉教授最重視的是項目對環境和保護大眾的貢獻,從不以個人榮耀為先。 

他說:「PRAISE-HK獲政府最新公佈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確認為一項有助市民尋找和享受清新空氣的措施之一。這顯然是好事!但我更希望其他團體甚至是政府日後會採用和拓展我們的模式,最終為公眾研發一個類似平台。我們既已證明它的可行性,政府可將之善用,加強服務市民。」 

機緣成就終生志趣 

跟很多人一樣,劉教授對空氣質素的興趣並非與生俱來。回望過往經歷,投身這範疇雖屬機緣巧合,但一路下來,他對空氣質素研究的興趣與日俱增,毋庸置疑。 

上世紀80年代,年輕的他負笈美國,希望藉此拓展視野,並期盼未來返回香港開展他的教學生涯。然而,人生轉折往往出人意表,迂迴的進修路最終一行十年:劉教授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物理學碩士課程後,便轉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氣象學博士,並在畢業後於華盛頓大學從事研究。是對老家的思念,最終把他帶回香港。 

劉教授回憶:「那是1994年。我被派到印尼參加世界氣象組織會議,決定在香港稍作停留,探望家人,怎知有幸獲引薦認識陳介中教授!陳教授當時正在物色一位氣象學者,為科大於赤鱲角新機場進行有關湍流預測的研究。遇上這個大好良機,我毫不猶豫決定參與其中,同時加入科大!」 

「回看當年,開始研究空氣質素的確純屬偶然。」劉教授笑著說,並指自己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一切源於幫忙一位科大同事,而那同事則剛好需要處理有關天氣如何影響城市空氣質素的研究。 

在接下來的20年,他為氣象學與城市空氣污染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深深著迷,並曾參與多個項目和研究,像推出現時已獲政府採用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以及鑽研已成國際焦點的全球暖化和氣候轉變問題。 

培育環保新一代 

近年,團隊除致力研發PRAISE-HK和開展其他空氣質素研究項目,亦積極為年輕人設計創新的混合學習模式。他們的努力,可見於學部所創辦的多項新本科課程,如「環境管理及科技」理學士,以及預計於2022年9月推出、全港首個「可持續發展及綠色金融」理學士課程。 

劉教授指出:「我們不希望學生在討論環保議題時,只聚焦於環境保護。在香港這個大都會和金融中心,要推動變革,學生也須了解商業運作模式和商業考慮。」 

在科大慶祝30周年之際,劉教授的故事正好提醒我們:成功不在於一時,而是在於持之以恆,不屈不撓追尋自己的志趣。 

他說:「我有幸跟一群優秀的隊員共事,大家各有所長,彼此互補。正是這些經歷,使我們取得今天的成就。到最後,我或許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開始在科大工作的,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我並沒有虛度過去30年的一分一秒!」